2025-11-16 13:19:08 来源:checkvvip.com

在撰写SCI 论文的过程中,通过正确使用统计表格,对获取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学处理以及比较分析,探寻数据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有助于得出正确结论。
一、表格的要素
国际/国内多使用“三线表”或“两线表”,通常只有顶线、底线和中线,必要时可以添加辅助横线,表格的组成要素包括:表序、表题、表头、数据、备注。
(1)表序:按照表格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的连续编号。
(2)表题:用于说明表格的主题,应简明扼要,不超过15词为宜。
(3)表头:用于说明各横行或竖行的含义,数据分组应符合专业逻辑,避免交叉。
(4)数据:表内数据应填写完整,位数一致,不留空格。
(5)备注:一般列于表格数据以下或底线下,且在表内以标示号备注,有多处需要说明,则以多个标示号区分,在表下依次说明。
二、表格的制作原则
(1)在SCI论文中,用文字或插图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格。
(2)如用表格,文中不需要重复其数据,更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对一些重数据可以在正文中加以讨论。
(3)切忌将所有内容不分层次地列在一起或在同篇文章内列多个同类型的表格,使文章结构松散、内容冗繁。
三、表格中数据的排列原则
由于在表格中同时具有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因此数据可以水平或者竖直展示。但为了阅读方便,在表格中应该使同类的数据放在同一列而不是同一行。
四、表格中的对齐方式
通常表格中同列的文字左对齐排列,同列的数字没有固定要求,右对齐排列或者是小数点对齐排列在不同的期刊论文中皆有。
五、表格中辅助线的使用
表格中的辅助横线可用于帮助解释论文数据中的关系,如果论文中数据比较复杂,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分层并添加辅助横线,按照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分组处理。
六、表格中指数的使用
尽量避免在表格中使用指数,因为一些期刊采用正指数,但也有一些期刊采用负指数来描述同一个事物,可能会引起混乱。
七、特殊表格的处理
一个表格应尽量保持形体完整,将每个表格控制在单个页面,使读者一目了然,没有特殊需要,尽量不要分割开来。但在表格信息量比较大、内容无法压编时,可以使用续表、卧排表等手段对表格进行处理。
续表:指如果一个表格宽度适中,但是长度超过一张页面时,可以使用续表的形式排版。方法是在该页适当的行线处断开,以细线封底,在次页上重排表头。以便于阅读,并在表头上加注续表字样,表序和表题可以省略。
SCI论文中的主要实验现象和发现以文字、图、表互补的方式表达,一般表格用来描述那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的数据内容,如对比各事项间的隶属关系或对比众多量、数值的大小等。
SCI、EI查重:http://it.checkvvip.com
SCI论文润色:http://ai.checkvvip.com
Turnitin查重:https://tt.checkvvip.com
论文写作*查重*降重*AI检测:
www.checkvvip.com
(checkvvip论文查重系统有Turnitin、iThenticate、万方、源文鉴、早降重(降AI、重复率)、AI大师写作、AI检测等十多个系统,官方授权,权威检测!)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