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进行文献检索?
维普除了提供专业的信息资源检索,为国内图书情报、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提供获取资料来源。2010年9月,继知网、万方之后,也研发推出了论文查重检测服务。
主题词有多种表现形式,具体有标题词、叙词、单元词和关键词,它们所对应的检索语言是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和关键词语言。
信息检索起源于19世纪前期,随着近代科学团体的涌现,研究效率的提高,文献逐渐增多,导致了一种社会分工的出现,即对所发表的文献及时地进行收集、加工和整理,并提供一定的手段,方便人们查找文献,信息检索工作便由此产生,并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化检索几大发展过程。
引用文献,除了要在正文中标注来源和出处,还要在论文后面列出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按著者姓氏笔画或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同时,如果参考文献涉及多文种(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则应根据文种分类列出。文后参考文献的内容和格式也有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其著录内容与格式如下: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同一篇论文中只能采用一种标注方法,不能混合使用。
在论文写作中,文献引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高校关于学位论文写作都明确提出了文献引用的基本要求,包括文献引用的数量、来源等。 一般而言,文献的引用应遵循“权威性、时效性、确当性”三大原则。
用检索符表达用户的信息需求简单实用,检索匹配机制清晰,检索符使用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根据初步拟定的检索式进行操作后,还可能会出现误检、漏检或者检索结果特别多等不理想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调整检索策略再行检索。
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多种多样,信息检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而产生了多种类型的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