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的行为界定是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基础。要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就要将学术不端进行严格界定。学术不端的概念、具体表现形式、界定标准、影响程度等做出具体规定。
一稿多投(duplicate submission;multiple submissions)是指“将同一篇论文或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投给两个及以上期刊,或者在约定期限内再转投其他期刊的行为”,其主要的的表现形式包括:
伪造(fabrication)是指“编造或虚构数据、事实的行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
目前,国内外对“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署名不当、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主要依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论文查重是检测论文文字复制比和相似度的主要方法,也是检验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往往以文字复制比(也称“重复率”或“相似性得分”)显示检测结果,但
随着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研发,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有效遏制。下面来看看国内外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哪些,其发展历程如何?
修改论文就是要把论文中的缺点和错误改正过来,使之更准确合理,更有说服力。一般来讲,修改时发现什么问题就要及时改正什么问题,力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通常论文的修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论文文体类型一般可分为试验论文、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个案评述、计算设计等,表达方式一般采用议理、释义和叙事,而不用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体来进行论文写作。常见的文体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语言是论文赖以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工具,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语音来体现,因此,论文表达的语言要准确、流畅。常见的语言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修改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对论文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材料是分析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要用来说明或论证意图及观点的。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恰到好处。常见的材料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